交易聖經
史坦·魏因斯坦 多頭熊市都能穩賺的“階段理論”大師 × 技術分析的真正實戰家
日期 | 2025/06/23、觀看人數 109
在市場裡,有多少人整天煩惱「什麼時候該買進?什麼時候該賣出?」
但真正的高手,其實只做一件事——順勢而為。而這個順勢,是用“市場階段”來判斷,不是用預測、不靠猜。
在美國華爾街,**Stan Weinstein(史坦·魏因斯坦)**是讓無數職業操盤手、散戶、甚至基金經理都受用一生的技術分析大師。他的經典著作《Secrets for Profiting in Bull and Bear Markets》(中譯《牛市與熊市的獲利祕訣》),至今被全球投資圈奉為聖經。
👦 一個平凡散戶,如何改寫交易規則?
魏因斯坦不是金融貴族,也不是華爾街名門。他從普通散戶起家,靠著細緻觀察每一波大漲大跌,發現市場其實有明確規律:行情都是循著階段變化運行。
1970年代,他成立「The Professional Tape Reader」財經刊物,每週發佈美股分析,協助千百位散戶避開災難、抓到波段主升段。最難得的是,他只用最簡單的工具——移動平均線、成交量與趨勢判斷,卻能連續多年保持驚人績效。
🔍 階段理論:四個步驟,解決進出場永恆難題
魏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貢獻,就是**「市場階段理論」。
他認為,所有股票與市場都會經歷四個階段**:
第一階段:盤整蓄勢(Basing Phase)
股價長期處於狹幅盤整,市場沒人關心,成交量低迷。
第二階段:多頭主升(Advancing Phase)
股價突破盤整區,站上30週均線,成交量爆發。這是「真正可以上車」的時機。
第三階段:頭部反轉(Topping Phase)
股價漲多後高檔橫盤,均線走平甚至下彎,市場一片樂觀但風險已現。
第四階段:空頭主跌(Declining Phase)
股價跌破關鍵均線,成交量放大下殺,市場恐慌但真正的下跌才剛開始。
魏因斯坦強調:「只要學會辨認這四個階段,投資就不再是猜,而是順著趨勢做。」
他教投資人「不要在第一階段亂搶,也不要在第三階段追高」,只做第二階段主升段,避開第四階段主跌段。這一套方法,被全球各類資產(股票、ETF、期貨、外匯)廣泛驗證。
🏦 獨門技術指標:30週移動平均線+成交量
史坦·魏因斯坦的技術分析並不花俏——他信奉「KISS原則」(Keep It Simple, Stupid),用最樸素的工具:
30週移動平均線(30-week MA)
只要股價站上並持續高於30週均線,就是多頭階段;跌破則進入空頭。
成交量
主升段一定有量,主跌段也會放量。沒有量的突破=假突破。
這種「結構化」的觀察,讓他遠離所有市場雜音,只關注趨勢本身。
📈 真實績效與華爾街傳奇
魏因斯坦曾多年發佈「每週選股清單」,在牛市時期曾一年帶領訂戶獲利超過200%,而在熊市時期亦能持續保有現金部位、等待新主升段到來。他曾多次被CNBC、《巴倫周刊》、彭博等財經媒體專訪,無數機構交易員都把他的「階段理論」做為資金調度的核心SOP。
💡 交易啟發:你只需一個問題——現在是哪個階段?
魏因斯坦教會我們,市場永遠有賺錢的機會,但只有「選對階段」的人才能長期生存。
他提醒所有投資人:
進場不要靠預感,而要靠結構
進入主升段才買,轉入主跌段就閃。
不追高,不預設底部
牛市不預測頂,熊市不預設底,永遠跟著趨勢走。
嚴格紀律,勇於停損
跌破30週均線就賣,寧可少賺不爆倉。
善用大盤指標,搭配個股分析
只有整體市場階段向上,個股主升段才值得參與。
🧠 小資散戶也能用的交易系統
魏因斯坦的方法不僅適合機構,也適合每一位想要用紀律、結構致勝的普通投資人。你不需要複雜的軟體、不用看數百個指標,只要能判斷階段、管好風險,就能穩定複製獲利。
👑 華爾街給他的評價
「他讓每個人都學會跟著趨勢,而不是跟著新聞。」
「如果你只想學一個系統,那就學階段理論。」
「魏因斯坦的方式,讓散戶第一次擁有像機構一樣的武器。」